為落實國家《可再生能源法》,《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為提升綠色生產水平,引領行業綠色發展,奉獻清潔能源;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與能源行業地熱能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聯合主辦定于2019年5月28日~30日在天津召開“第二屆全國油田地熱資源開發與利用研討會暨節能減排新能源設備技術交流會”。大會緊密結合油田地熱、煉化余熱綜合利用,交流節能減排新能源先進技術及管理方法與經驗,推廣重大科技攻關、重點工程建設、重要節能減排新能源等方面的新技術、新設備及地熱、余熱綜合利用案例。
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理事長、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原副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地熱能中心指導委員會主任曹耀峰,中國科學院汪集暘院士出席會議并作專題報告,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原副總經理劉根元等行業著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會議。會議邀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主管部門領導和各油田代表介紹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熱忱歡迎全國從事地熱勘查開發的專家學者和節能減排新能源設備技術人員積極參加會議,共同推動我國新能源事業跨越式發展。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會議主題
綠色發展,奉獻清潔能源
二、會議時間及地點
日期:2019年5月28日~30日(28號報到)
地點:天津市(具體地點見報到通知)
三、專家報告
1.有關專家介紹油田地熱資源開發與利用技術新技術及有關發展動態。
2.有關專家介紹新能源應用現狀與規劃及有關發展動態。
3.有關專家介紹節能減排的技術需求、措施及企事業單位在該領域的管理模式與激勵機制。
4.交流地熱鉆井工藝、鉆井液、完井技術應用案例。
5.交流廢棄油井改造為地熱井技術開發與應用案例。
6.油田采油余熱綜合利用技術。
7.煉化企業余熱綜合利用技術。
8.地熱回灌設備技術。
9.換熱和熱泵技術。
10.干熱巖開發利用技術。
11.基于油氣田采油(氣)系統、水處理及注水系統、集輸系統等系統的能源管理、優化和綜合節能技術。
12.高耗能設備(如抽油機、注水泵、加熱爐等)的能源管理、提效工程和節能新技術。
13.儲電儲熱裝備與技術;余熱余壓等的回收與再利用技術;放空天然氣的回收利用技術;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集成和優化運行技術;螺桿膨脹機低品位余熱發電技術。
14.新能源汽車及電動汽車與充電裝置和儲能設備技術。
15.節能減排新能源技術、熱泵設備技術、氫能汽車、電動汽車、充電裝置、高效換熱設備、太陽能發電設備、風能發電設備、氫能材料及設備、儲能(儲能電站電池)設備技術。
16.太陽能、風能、氫能、地熱能等石油石化節能減排新能源設備技術。
四、大會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
能源行業地熱能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協辦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熱研究中心
東北石油大學地熱研究中心
西南石油大學地熱能研究中心
中國石化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公司
中國石油冀東油田公司
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公司
承辦單位: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北京中際油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五、參會人員范圍
1. 國家有關部委、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海油、延長石油等管理部門的領導和專家;
2. 各油氣田、石化礦區、工程技術公司主管領導與專家,各公司新能源處、節能環保處、生產運行處、設備管理處、物資采購部、科技信息處、工程管理與建設部門負責人和技術人員;
3. 各有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專家、教授及科研人員;
4.從事地熱資源的勘查、開發、地熱資源查詢、勘查、鉆井、資源評價(包括淺層地熱能)行業院士、專家、學者和廣大技術人員;
5.地熱能供暖、地熱能熱泵空調系統設計安裝、熱泵技術與服務及地熱能梯級綜合利用、地熱能發電、地熱儲能與發電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
6.節能減排新能源先進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與裝備的服務商、供應商企業負責人和技術服務、銷售人員等。
六、征集會議報告
1.會議報告征集歡迎各位專家、管理者、企業家積極參與,報告內容圍繞“油田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油田、煉化余熱綜合利用,節能減排新能源設備技術”的會議主題。收到邀請函的單位,請準備與大會議題相符技術報告,報告名稱確定后提前告知組委會。
2.參會代表交流:會務專家組對所有征集會議報告名稱進行篩選,入選報告通過電子郵件通知報告人,接到通知的報告人請準備好多媒體PPT文件,會議代表報告時間原則上不超過20分鐘。
七、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大會聯系
聯系人:李渤波 馬林輝 手機:18611036382
傳 真:010-58607138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
能源行業地熱能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能源行業地熱能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